特别推荐

中国地质科学院
十大科技进展全文浏览
  
总访问量:110367943


    今日访问量:22420

 全文快速搜索:   高级搜索


封面故事:地学幸存者效应模式图。在地质研究中, 两个因素有相关性就一定有成因联系?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中, 一般含不同数量的斑脱岩条带, 数量相对较多(具有相关性), 据此认为火山活动促进了生产力(具有成因联系)。 页岩中还发现有大量重力流现象, 认为重力流也可促进生产力。此外, 这种相关性现象很多, 如黑色页岩中有一些金属元素异常富集, 甚至形成大型矿产。研究发现, 较封闭的水体环境具有“庇护所”的作用, 能使这些物质相对富集, 且因水体安静, 可将重力流现象记录下来。相反, 开阔水体环境则不能。据此提出了地学幸存者效应, 认为这些因素可能只是地质历史中的幸存者, 具有相关性, 但没有成因联系。详见 本期695-710页。(图片提供: 毛小平)
当期目录: 2025年第4期

本期目录

  • 封面及目录
    2025.46(4):-   摘要点击次数:(307)  PDF全文下载次数:(192)
  • 研究与调查

  • 论地学幸存者效应——以中上扬子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为例
    [毛小平,陈修蓉]
    2025.46(4):659-710   摘要点击次数:(514)  PDF全文下载次数:(334)
  • 广西五圩矿田箭猪坡矿床构造变形及演化
    [张 元,陈爱兵,张庆松,袁 远,刘伯胜,杨 剑,黄玉洁,罗连丽]
    2025.46(4):711-725   摘要点击次数:(360)  PDF全文下载次数:(253)
  • 西藏多龙矿集区拿若斑岩型铜(金)矿床锆石和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张荣坤,杨欢欢,董玉杰,王 勤,李 社,李发桥,袁盛朝,翟建军,李宏伟,张 琪,陈守关,付雪莲]
    2025.46(4):726-744   摘要点击次数:(344)  PDF全文下载次数:(273)
  • 兴蒙造山带东段阿里河地区倭勒根群吉祥沟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物源分析
    [徐立明,郑吉林,孙汉骁,刘意仁,李志鹏,贾立明]
    2025.46(4):745-759   摘要点击次数:(326)  PDF全文下载次数:(213)
  • 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过程——来自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年代学证据
    [张圣超,朱政坤,江小均,黄应才,刘小青,刘凤泽,李雨健,韩 嶂,严清高]
    2025.46(4):760-776   摘要点击次数:(326)  PDF全文下载次数:(236)
  •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淮南地区晚前寒武纪寿县组碎屑岩粒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顾承串,赵嘉祺,詹 润,李澳晨,邓世纪,余 博]
    2025.46(4):777-799   摘要点击次数:(290)  PDF全文下载次数:(256)
  • 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作用的指示——以鄂东地区阮家湾钨铜钼矿床为例
    [周润杰,周 豹,文 广,孙 悦,吴昌雄,朱 金,尚世超,李柏村,廖 旺,宋威方,刘晓阳,程孝增]
    2025.46(4):800-814   摘要点击次数:(326)  PDF全文下载次数:(231)
  • 松嫩平原东南缘罗家窝棚组陆相红层的致色机理
    [刘晓萌,孟 杰,谢远云,李本仙,迟云平,康春国,孙 磊,魏振宇,刘海金,汪烨辉,吴 鹏]
    2025.46(4):815-826   摘要点击次数:(315)  PDF全文下载次数:(243)
  • 松嫩平原北部黑土区地表基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对黑土物源的指示意义
    [李俊华,侯红星,王 伟,任柄璋,张贵钢,李 明,齐 力,杜 欣,时凌峰,詹泽东,西广越]
    2025.46(4):827-840   摘要点击次数:(285)  PDF全文下载次数:(267)
  • 鲁西铜石金矿田构造-岩浆-成矿格架——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认识
    [张英梅,冯玺平,孟祥伟,支成龙,郑海涛,黄坤朋,陈昆明,王 栩,李 杰,姜思雨]
    2025.46(4):841-851   摘要点击次数:(316)  PDF全文下载次数:(247)
  • 岩溶成景过程与地层、构造等稳定要素及水、空气等变化要素间关系的研究
    [韦跃龙,李成展,罗劬侃]
    2025.46(4):852-868   摘要点击次数:(302)  PDF全文下载次数:(198)
  • 技术与方法

  • 柴西砂砾型卤水蒸发过程中钾的富集行为及提取技术研究
    [王云生,乜 贞,卜令忠,余疆江,伍 倩,丁 涛]
    2025.46(4):869-874   摘要点击次数:(307)  PDF全文下载次数:(189)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天津地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
    [仝云霄,胡晓佳,杨俊泉,王 威,孟中玙,段霄龙,曹思琦]
    2025.46(4):875-888   摘要点击次数:(282)  PDF全文下载次数:(216)
  • 最新录用更多>>
    版权所有 《地球学报》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东楼317室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396 E-mail: diqiux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912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