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频次排行 100

1、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被引用次数(120)
尹安 2001年第22卷, 第3期:193~230
2、 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   被引用次数(91)
李廷栋 1995年第16卷, 第1期:1~9
3、 西南岩溶地区植被喀斯特效应   被引用次数(57)
姚长宏,蒋忠诚,袁道先 2001年第22卷, 第2期:159~164
4、 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动力学特征及其环境和资源意义   被引用次数(57)
蒋忠诚,袁道先 1999年第20卷, 第3期:302~308
5、 中甸弧碰撞造山作用和岩浆成矿系统   被引用次数(53)
杨岳清,侯增谦,黄典豪,曲晓明 2002年第23卷, 第1期:17~24
6、 构造应力场转换与界面成矿   被引用次数(51)
邓军,吕古贤,杨立强,郭涛,方云,舒斌 1998年第19卷, 第3期:244~250
7、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被引用次数(49)
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吴珍汉,朱大岗,李晓,冯向阳 1999年第20卷, 第4期:385~391
8、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与成矿作用   被引用次数(49)
翟裕生,吕古贤 2002年第23卷, 第2期:97~102
9、 不同岩溶环境系统的水文和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用次数(48)
何师意,冉景丞,袁道先,谢运球 2001年第22卷, 第3期:265~270
10、 安徽铜陵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时代——朝山辉石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被引用次数(47)
王彦斌,刘敦一,曾普胜,杨竹森,田世洪 2004年第25卷, 第4期:423~427
11、 新生代阿尔金山脉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用次数(44)
陈正乐,张岳桥,王小凤,陈宣华,Washburn Z.,Arrowsmith J. 2001年第22卷, 第5期:413~418
12、 黑龙江多宝山、铜山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   被引用次数(44)
赵一鸣,毕承思,邹晓秋,孙亚莉,杜安道,赵玉明 1997年第18卷, 第1期:61~67
13、 祁连造山带及邻区前寒武纪深变质基底的时代和组成   被引用次数(41)
万渝生,许志琴,杨经绥,张建新 2003年第24卷, 第4期:319~324
14、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   被引用次数(40)
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于汶加 2010年第31卷, 第2期:137~147
15、 峨眉地幔柱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用次数(40)
卢记仁 1996年第17卷, 第4期:424~438
16、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用次数(38)
吴才来,陈松永,史仁灯,郝美英 2003年第24卷, 第1期:41~48
17、 小兴安岭东部清水岩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   被引用次数(38)
孙德有,吴福元,高山 2004年第25卷, 第2期:213~218
18、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被引用次数(38)
唐菊兴,王登红,汪雄武,钟康惠,应立娟,郑文宝,黎枫佶,郭娜,秦志鹏,姚晓峰,李磊,王友,唐晓倩 2010年第31卷, 第4期:495~506
19、 中甸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   被引用次数(37)
曾普胜,王海平,莫宣学,喻学惠,李文昌,李体刚,李红,杨朝志 2004年第25卷, 第5期:535~540
20、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被引用次数(37)
董树文,张岳桥,陈宣华,龙长兴,王涛,杨振宇,胡健民 2008年第29卷, 第3期:306~317
21、 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   被引用次数(37)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刘俊来,N.Franz,J.Genser,潘宏勋,任收麦 2001年第22卷, 第1期:23~28
22、 华北古陆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SHRIMP锆石年龄新依据   被引用次数(37)
高林志,张传恒,尹崇玉,史晓颖,王自强,刘耀明,刘鹏举,唐烽,宋彪 2008年第29卷, 第3期:366~376
23、 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被引用次数(36)
王高尚,韩梅 2002年第23卷, 第6期:483~490
24、 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系统的时空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34)
张德全,李大新,丰成友,董英君 2001年第22卷, 第5期:403~408
25、 鄂西崆岭杂岩的组成,时代及地质演化   被引用次数(33)
马大铨,李志昌,肖志发 1997年第18卷, 第3期:233~241
26、 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   被引用次数(33)
张岳桥,董树文,李建华,崔建军,施炜,苏金宝,李勇 2012年第33卷, 第3期:257~279
27、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   被引用次数(33)
赵希涛,朱大岗,吴中海,马志邦 2002年第23卷, 第4期:329~334
28、 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岩石圈地热特征   被引用次数(33)
汪洋,汪集旸,熊亮萍,邓晋福 2001年第22卷, 第1期:17~22
29、 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演化与发展   被引用次数(32)
张宗祜,施德鸿,沈照理,钟佐燊,薛禹群 1997年第18卷, 第4期:337~344
30、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   被引用次数(32)
石迎春,叶浩,侯宏冰,毕志伟 2004年第25卷, 第6期:659~664
31、 青藏高原北部的碰撞造山及深部动力学——中法地学合作研究新进展   被引用次数(32)
许志琴,杨经绥,姜枚 2001年第22卷, 第1期:5~10
32、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被引用次数(32)
苏伟,彭艳菊,郑月军,黄忠贤 2002年第23卷, 第3期:193~200
33、 环境磁学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   被引用次数(31)
姜月华,殷鸿福,王润华 2004年第25卷, 第3期:357~362
34、 层序地层学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用次数(31)
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黄先律,李志军 2000年第21卷, 第3期:300~305
35、 蚌埠淮光“混合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及源区:锆石SHRIMP U-Pb地质年代学证据   被引用次数(31)
靳克,许文良,王清海,高山,刘晓春 2003年第24卷, 第4期:331~335
36、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   被引用次数(31)
陈建生,凡哲超,汪集旸,顾慰祖,赵霞 2003年第24卷, 第6期:497~504
37、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的分布、组分及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用次数(31)
潘家华,刘淑琴 1999年第20卷, 第1期:47~54
38、 中祁连东段晋宁期碰撞型花岗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30)
郭进京,赵凤清,李怀坤 1999年第20卷, 第1期:10~15
39、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被引用次数(30)
高林志,张传恒,刘鹏举,丁孝忠,王自强,张彦杰 2009年第30卷, 第4期:433~446
40、 中蒙边境中段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和找矿意义   被引用次数(30)
童英,洪大卫,王涛,史兴俊,张建军,曾涛 2010年第31卷, 第3期:395~412
41、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主成矿时代的确定及找矿方向   被引用次数(29)
孙忠实,冯亚民 1997年第18卷, 第4期:367~372
42、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被引用次数(29)
李春昱,王荃,张之孟,刘雪亚 1980年第2卷, 第1期:11~22
43、 岩溶动力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被引用次数(29)
袁道先,章程 2008年第29卷, 第3期:355~365
44、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及评价方法   被引用次数(28)
周新桂,邓宏文,操成杰,袁嘉音,毛晓长,肖玉茹 2003年第24卷, 第2期:175~180
45、 青藏高原及其部分邻区地震各向异性和土地幔特征   被引用次数(28)
姜枚,许志琴,A.Hirn,刘妍,董英君,薛光琦,钱辉 2001年第22卷, 第2期:111~116
46、 江西周潭群同位素年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27)
余达淦,艾桂根,黄国夫,刘平辉 1999年第20卷, 第2期:195~200
47、 南蒙古及邻区地质矿产简图及地形地貌特点   被引用次数(27)
肖伟,王义天,江思宏,侯万荣 2010年第31卷, 第3期:473~484
48、 阿尔金断裂带8Ma左右的快速走滑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27)
陈正乐,万景林,王小凤,陈宣华,潘锦华 2002年第23卷, 第4期:295~300
49、 桂林44kaB.P.石笋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解译   被引用次数(26)
覃嘉铭,袁道先,林玉石,张美良,李彬 2000年第21卷, 第4期:407~416
50、 白云鄂博稀土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主要地质热事件   被引用次数(26)
任英忱,张英臣,张宗清 1994年第15卷, 第Z1期:95~101
51、 黑龙江省东部麻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锆石的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26)
宋彪,李锦轶,牛宝贵,徐文喜 1997年第18卷, 第3期:306~312
52、 滇西北白马雪山和鲁甸花岗岩基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26)
简平,刘敦一,孙晓猛 2003年第24卷, 第4期:337~342
53、 风化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用次数(26)
李德文,崔之久,刘耕年 2002年第23卷, 第3期:283~288
54、 氮同位素比(^15N/^14N)在地下水氮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基础   被引用次数(25)
王东升 1997年第18卷, 第2期:220~223
55、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的Sm-Nd定年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用次数(25)
周鼎武,张成立,刘良,王居里,刘颖宇,张宗清 1998年第19卷, 第1期:25~30
56、 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   被引用次数(25)
高锐,肖序常,刘训,管烨,李秋生,卢德源,李朋武 2001年第22卷, 第6期:547~552
57、 大水沟碲矿床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及其示踪成矿流体的来源   被引用次数(25)
毛景文,魏家秀 2000年第21卷, 第1期:58~61
58、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形成年龄的新数据   被引用次数(25)
张宗清,唐索寒,王进辉,袁忠信,白鸽 1994年第15卷, 第Z1期:85~94
59、 试论地幔柱对于我国两大金矿集中区的控制意义   被引用次数(25)
王登红,林文蔚,杨建民,阎升好 1999年第20卷, 第2期:157~162
60、 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用次数(25)
郑绵平 2001年第22卷, 第2期:97~102
61、 论盐湖学   被引用次数(24)
郑绵平 1999年第20卷, 第4期:395~401
62、 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被引用次数(24)
程裕淇,陈毓川,赵一鸣 1979年第1卷, 第1期:32~58
63、 中国大陆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被引用次数(24)
任纪舜 1994年第15卷, 第Z1期:5~13
64、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被引用次数(23)
赵汀,赵逊 2009年第30卷, 第3期:309~324
65、 紫金山地区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用次数(23)
张德全,丰成友,李大新,佘宏全,董英君 2005年第26卷, 第2期:127~136
66、 用矿脉中热液锆石的U-Pb定年确定东坪金矿的成矿时代   被引用次数(23)
李惠民,李怀坤,陆松年,杨春亮 1997年第18卷, 第Z1期:176~178
67、 北秦岭构造属性与元古代构造演化   被引用次数(23)
董云鹏,张国伟,朱炳泉 2003年第24卷, 第1期:3~10
68、 初论尾祁秦缝合系   被引用次数(23)
边千韬,赵大升,叶正仁,常承法,罗小全,高山林 2002年第23卷, 第6期:501~508
69、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与典型前陆盆地类比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用次数(23)
雷振宇,何登发,张朝军 2001年第22卷, 第2期:169~174
70、 大洋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元素富集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23)
潘家华,刘淑琴,Eric DeCarlo 2002年第23卷, 第5期:403~407
71、 阿尔金断裂:几何学、性质和生长方式   被引用次数(23)
崔军文,张晓卫,李朋武 2002年第23卷, 第6期:509~516
72、 典型表层岩溶泉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用次数(23)
章程,袁道先,曹建华,蒋忠诚 2004年第25卷, 第4期:467~471
73、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侏罗世延安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用次数(23)
时志强,韩永林,赵俊兴,杨阳,冀小林 2003年第24卷, 第1期:49~54
74、 庐江-枞阳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   被引用次数(22)
董树文,高锐,吕庆田,张季生,张荣华,薛怀民,吴才来,卢占武,马立成 2009年第30卷, 第3期:279~284
75、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的超高压矿物和新矿物(综述)   被引用次数(22)
杨经绥,白文吉,方青松,戎合 2008年第29卷, 第3期:263~274
76、 郯庐断裂带中段第四纪活动及其分段特征   被引用次数(22)
施炜,张岳桥,董树文 2003年第24卷, 第1期:11~18
77、 “三江”古特提斯地幔热柱——洋中脊玄武岩证据   被引用次数(22)
侯增谦,莫宣学,朱勤文,沈上越 1996年第17卷, 第4期:362~375
78、 世界资源格局与展望   被引用次数(22)
王安建 2010年第31卷, 第5期:621~627
79、 碳酸酐酶对碳酸盐岩溶解的催化作用及其在大气CO2沉降中的意义   被引用次数(21)
刘再华 2001年第22卷, 第5期:477~480
80、 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与构造成矿研究   被引用次数(21)
吕古贤,邓军,郭涛,朱大岗,鲁安怀,舒斌,殷秀兰 1998年第19卷, 第2期:177~186
81、 黑河下游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初步研究   被引用次数(21)
赵良菊,肖洪浪,程国栋,宋耀选,赵亮,李彩芝,杨秋 2008年第29卷, 第6期:709~718
82、 新一代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表面热电离质谱仪(Triton TI)的Nd同位素测定   被引用次数(21)
濮巍,赵葵东,凌洪飞,蒋少涌 2004年第25卷, 第2期:271~274
83、 基于GIS技术的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用次数(21)
石菊松,张永双,董诚,吴树仁 2005年第26卷, 第3期:275~282
84、 百色盆地百岗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及研究意义   被引用次数(21)
彭军,陈景山,郑荣才,蔡勋育,韦景春 2002年第23卷, 第2期:153~158
85、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被引用次数(21)
董树文,胡健民,施炜,张忠义,刘刚 2006年第27卷, 第5期:403~410
86、 新疆地学断面(泉水沟—独山子)深地震测深成果综合研究   被引用次数(21)
李秋生,卢德源,高锐,张之英,刘文,李英康,李敬卫,范景义,熊贤明 2001年第22卷, 第6期:534~540
87、 成矿流体活动信息的三个示踪标志研究   被引用次数(21)
倪师军,曹志敏,张成江,唐建武,滕彦国 1998年第19卷, 第2期:166~169
88、 安徽铜陵大团山铜矿床层状矽卡岩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用次数(21)
梅燕雄,毛景文,李进文,杜安道 2005年第26卷, 第4期:327~331
89、 西藏和云南三江地区特提斯洋盆演化历史的古地磁分析   被引用次数(21)
李朋武,高锐,崔军文,管烨 2005年第26卷, 第5期:387~404
90、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懈体岩石学研究   被引用次数(20)
吴才来,周询若,黄许陈,张成火,许胜,国和平,陈思友 1997年第18卷, 第2期:182~191
91、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地层学   被引用次数(20)
蒋复初,吴锡浩,肖华国,赵志中,田国强,刘科 1997年第18卷, 第4期:413~420
92、 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被引用次数(20)
郑铣鑫,武强,侯艳声,应玉飞 2002年第23卷, 第3期:279~282
93、 南华北盆地构造格局及构造样式   被引用次数(20)
徐汉林,赵宗举,杨以宁,汤祖伟 2003年第24卷, 第1期:27~33
94、 西藏易贡滑坡堰塞湖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初探   被引用次数(20)
吕杰堂,王治华,周成虎 2002年第23卷, 第4期:363~368
95、 北淮阳新元古代基性侵入岩年代学初步研究   被引用次数(20)
谢智,陈江峰,张巽,李惠民,周泰禧,杨刚 2002年第23卷, 第6期:517~520
96、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再认识   被引用次数(20)
吴孔友,查明,王绪龙,曲江秀,陈新 2005年第26卷, 第3期:217~222
97、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成矿作用主要研究进展   被引用次数(20)
侯增谦,王二七 2008年第29卷, 第3期:275~292
98、 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   被引用次数(20)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 2010年第31卷, 第5期:727~732
99、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   被引用次数(20)
梁永平,王维泰 2010年第31卷, 第6期:860~868
100、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类Pb-Sr-Nd-O同位素特征   被引用次数(19)
刘成东,莫宣学,罗照华,喻学惠,谌宏伟,李述为,赵欣 2003年第24卷, 第6期:584~588
版权所有 《地球学报》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东楼317室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396 E-mail: diqiux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912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