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与印度地块间早白垩世以来南北向缩短量的估算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李朋武,崔军文,高锐,李莉.2003.西伯利亚与印度地块间早白垩世以来南北向缩短量的估算[J].地球学报,24(2):111-114.
DOI:
摘要点击次数: 4397
全文下载次数: 2817
作者单位
李朋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北京100037 
崔军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北京100037 
高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北京100037 
李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新疆305项目0604专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0408000),岩石圈三维数据库项目(2000001)
中文摘要:利用古地磁数据 ,对西伯利亚地块、拉萨地块、喜马拉雅地块和印度地块纬度运移量对比表明 ,喜马拉雅地块属于印度地块 ;分隔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的新特提斯洋盆在早白垩世张开至最大纬度宽度 3 1.9°;早白垩世以来 ,西伯利亚地块和印度地块间的纬度缩短量达 5 8.2°。去除新特提斯洋盆最大宽度后 ,西伯利亚和印度地块间的陆壳纬度缩短量达 2 6.3°,大约2 760km。根据柴达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的古地磁数据 ,早白垩世以来 ,柴达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间SN向上地壳缩短了约 5 0 .2°。早白垩世以来 ,南部地块的纬度漂移速率大于北部 ,柴达木地块与其以南喜马拉雅地块间的缩短量大于柴达木地块和西伯利亚间的缩短作用 ,纬度运移的明显差异是导致青藏高原挤压、汇聚隆升的主要因素。
中文关键词: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  纬度运移  挤压
 
Estimation of Shortening between the Siberian and Indian Plates since the Early Cretaceous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版权所有 《地球学报》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东楼317室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396 E-mail: diqiux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912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