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3名研究员入选两院院士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1998.中国地质科学院3名研究员入选两院院士[J].地球学报,19(1):2-3.
DOI:
摘要点击次数: 5095
全文下载次数: 5059
中文摘要:我国湖北省恩施州存在一个高Se环境区和一个低Se环境区。它们曾分别暴发流行过人体Se中毒和克山病。在高Se区的地层岩石中共有5个含Se层位,因而本区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都存在高Se地质背景,但Se中毒只发生于下二叠统茅口组上段和吴家坪组控制的范围内。富Se的二叠系岩石中以硅质炭质页岩含Se最高(平均247.72×10-6),其次为含炭硅质岩(平均52.4×10-6),最低为硅质白云岩(平均3.13×10-6)。Se质量分数随上述岩石类型降低的趋势与这些岩石中有机炭浓度依次降低有关。高Se区同一地层岩石在不同地点发育的土壤总Se质量分数和水溶性Se质量分数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可划分出3种土壤Se的分布类型,并据此提出进行高Se中毒危险区的地球化学预测。高Se与低Se土壤出露范围的大小决定于其源岩所处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与产状和地形坡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富Se岩石和缺Se岩石各自产于褶皱的两翼和向斜核部。产状平缓且与坡度方向一致,呈面状大面积出露,其派生的土壤Se影响范围较大。在挤压褶皱两翼的富Se岩层产状陡,呈狭窄条带出露,其派生的土壤Se影响范围取决于搬运介质的性质、强度以及所处的地形条件。
中文关键词:Se分布,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Three Porf. of CAGS Elected As Academician of CAS and CAE
keywords:selenium distribution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background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版权所有 《地球学报》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东楼317室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396 E-mail: diqiux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912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16号